为深入推进社保资金专项整治,切实守护社保资金安全,社保资金管理使用突出问题项目化工作专班针对社保资金征缴、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关键环节,督促县人社局主动联合县税务局、杭埠镇政府,对杭埠镇现有360余家入园企业、30余家劳务派遣公司,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行动,以“综合查一次”执法模式拧紧社保资金监管阀门。
数据赋能精准“画像”,靶向锁定风险隐患。依托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提前抓取企业社保开户状态、近三年社保欠费记录、劳动仲裁涉保案件等核心数据,精准筛选社保参保率低、缴费基数异常、历史纠纷较多的企业作为重点检查对象。通过数据预处理,单户企业检查时长从45分钟压缩至20分钟,实现“风险早识别、问题早介入”,让社保资金监管从“事后查处”转向“事前预防”。
执法服务双轮驱动,构建“监管+服务”生态圈。
1. 现场办公解难题:组建社保征缴、劳动关系等领域业务骨干团队,现场受理劳务派遣单位社保登记、参保备案等业务,同步解答缴费基数申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等高频问题,实现“检查一次、规范一片”;
2. 政策直达强引导:向企业发放《社保基金征缴政策指南》《劳动者权益保障手册》50余份,重点宣讲劳务派遣员工社保应参未参、断缴补缴等政策红线,推动企业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履责”转变;
3. 闭环管理促落实:建立“问题收集—分类处置—跟踪回访”机制,对现场发现的社保缴费基数核定不规范、部分员工未足额参保等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疑难问题统一报送局“无事找书记”办公室,实行清单化管理,确保3个工作日内响应、15个工作日内办结。
穿透式检查严底线,全链条守护资金安全。专项行动打破传统书面检查模式,深入生产车间随机走访一线工人,通过核对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社保个人权益单等,核查企业是否存在“选择性参保”“阴阳合同”“社保代缴”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查实的未依法为劳务派遣员工缴纳工伤保险案件,现场责令限期整改,并同步纳入社保资金监管“负面清单”。
信用监管长效赋能,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检查结果—信用评价—分类监管”联动机制,将企业社保合规情况纳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体系:对连续三年社保缴费零差错、用工规范的企业,纳入“白名单”实施免检;对存在社保欠费、参保基数不实等问题的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次年检查频次提高30%。通过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全镇劳务派遣企业年度检查频次从3-5次压减至1次以内,执法效能提升75%,实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