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换届以来,十五届舒城县委已开展5轮常规巡察,共巡察党组织312个,其中村(社区)党组织264个,占全部村(社区)党组织的62%,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强化精准分类,抓重点带全面推进“全覆盖”。从集体经济规模、人口规模、脱贫攻坚出列、党组织状况、信访情况等5个方面,将全县村(社区)党组织分为三类。一类党组织87个,占比20%,为集体经济和人口规模较大、信访反映问题较多的村(社区),重点关注,列为常规巡察对象。二类党组织104个,占比25%,为前期在册贫困村、城关社区以及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集中的村(社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开展专项巡察;三类党组织234个,占比55%,为经济体量较小、人口数量较少、信访问题不多的村(社区),通过“巡乡带村”方式开展延伸巡察。十五届县委巡察的264个村(社区)党组织中,属于一类村,开展常规巡察的30个;属于二类村,开展专项巡察的54个;属于三类村,开展巡乡带村的180个。
强化工作统筹,聚合力优方式力争“深透实”。出台《关于统筹乡镇基层力量开展延伸到村(社区)巡察的意见》,将熟悉村(社区)工作的乡镇纪检监察、基层站所、村务监督等力量进行统筹,采取混合编组、异地交叉方式开展对村巡察。巡察组根据所巡察乡镇、村(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对巡察任务、人员分工、时间进度等进行再细化、再明确,责任到岗、任务到人,进度安排到天;通过组内学习培训、组务会商、研讨交流等方式对照监督清单,精准开展监督。巡察中采取一托二等多种方式,确保巡察期内每个村巡察时间不少于一周,力争巡深巡透,全面“体检”。十五届县委以来,共巡察村(社区)党组织问题2313个,移交问题线索49件,立案10件,党纪政务处分12人。
强化宣传发动,全方位立体化提升“参与度”把群众路线贯穿巡察工作全过程,拓宽群众反映问题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发动群众,提升群众对县委巡察的知晓度和参与度。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官方网站、村务服务微信群、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等发布巡察公告,在电视台《廉政之窗》《效能追踪》专栏专题宣传报道,通过宣传车、乡村广播、“一封信”等方式扩大宣传,做到网上有公告、空中有声音、村组有标语、农户有传单。巡察组召开村民代表、种粮大户、已脱贫群众、离职村干部等不同方面座谈会,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践活动,“背包式”走进田间地头,通过错时、预约等方法开展入户走访,深入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强化耦合效应,解民忧纾民困架起“连心桥”。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通过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的“小问题”,赢得民心向背的“大政治”。充分利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畅通群众投诉反映问题渠道,将“40+1+1”小微权力事项清单作为重点监督内容,创建巡察+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耦合模式,提高监督质量,规范权力运行。2022年以来,县委巡察通过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共收集群众反映116件,占巡察发现问题数的32%。巡察组认真对待群众每一件诉求,综合研判、分类处置,一般咨询类和不属于巡察受理范围的投诉类信访件经由县纪委监委分办;具有普遍性的群众咨询和求助类信访件,经过深入了解后,移交被巡察单位进行立行立改。先后解决了水毁路桥长期未修复、污水处理厂发挥作用不充分、小学营养餐得不到落实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了农村饮水管网工程质量问题和五金产业园区供电隐患问题等2个专项治理。通过耦合巡察+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功效,同向发力、同时发力、综合发力,解民忧、纾民困,赢得了群众充分认可。截至目前,平台累计访问量已达2432.2万人次,受理投诉1361件,办结1328件,评价971件,群众满意率94.78%,真正架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