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勉励青年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勇于担当斗争。青年干部要从这生动的一课中汲取养分,修炼“三心”,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常修一颗“红心”,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只有根基筑稳筑牢,才能经受住风吹雨打而迎风远航。从“党指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打哪里”的深藏功名60载“本色英雄”张富清,到惠泽众生“禾下梦”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用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关键在于对党保持忠诚,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更要在实际工作中经受住考验,不断加强党性,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常修一颗“暖心”,心怀为民造福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党员干部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厚植为民服务情怀、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深入基层“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
常修一颗“恒心”,勇抗担当斗争大旗。“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担当斗争是一种责任,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真斗争。现在有一些干部存在“求稳”心态,还有一些干部来到基层存在后劲不足现象。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必定无私无畏,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推诿、不逃避、不猥琐、不闪躲。如临危受命,国士担当的钟南山院士,“身潜”三十年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他们给我们树立了生动深刻的榜样。年轻干部要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勇挑重担、敢于斗争,让青春之花在为民服务的土地上绽放花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