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我对党史最开始的了解,是从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红歌中开始的,一首红歌就是一段鲜活的历史,所以,我想从三首红歌中去谈我的学党史感悟。
第一首《十送红军》(民族站起来,民主革命时期的救国救民)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猫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一送、二送、三送......到十送,每当熟悉的音乐想起来的时候,我就想到小时候外婆哼唱的画面,从儿时不懂什么是红军,到后来读书渐渐了解到红军的悲壮史诗,我也被这段可歌可泣、震撼人心的历史所感染。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赢得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这段历史已经太过遥远,前辈们曾经经历过的艰难困苦,我们只有从书本中去揣摩: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等等这些用血泪组成的词字,我们不应该忘记。时代不同,但我们的信仰却一直不变,是“永远跟党走,至死不动摇”的坚定信仰支撑着红军战士们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今,也依旧需要我们坚定这样的信仰,补足精神之“钙”,“听党话、跟党走”,拒腐防变、抵御风险,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克己奉公,为百姓办实事。
第二首《我们走在大路上》(国家建起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兴国兴民)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向前进!......”这首慷慨激昂的战歌,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矢志战胜天灾人祸,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心曲与战歌。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一穷二白,又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加上国际上西方国家的军事威胁、中苏关系破裂等,我们面临着重重困难和严峻考验,但我们党始终带领人民发愤图强,掀起建设社会主义热潮,那个时代涌现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正是这些伟大精神,为党带领人民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让我们用三十年时间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革命先烈们始终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放在首位,他们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不畏艰难险阻,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仍然时刻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不计回报,用自己生命最美好的时光以身许国,用眼中的光点亮了后来人前进的方向。前辈们走过的荆棘之路已经开满鲜花,但前路仍需我们怀着一颗忘我的心,坚定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不断开拓进取。
第三首《我和我的祖国》(人民富起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这首歌将优美的旋律与朴实的歌词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是啊,正如歌词里唱的,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而我们的党也是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我们要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同时我们也要居安思危,时刻提醒自己是否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克服任何困难,无往而不胜。
“朋友们,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这是方志敏同志在1935年狱中为党和人民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文中的所描绘的场景不就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美好中国吗?可惜先烈们已经看不到了,但是我们不能忘了这是他们用血肉铺就的道路,用血肉铸就的辉煌,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虽已成为了历史,但是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永远不能忘了来时的路。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以史为鉴,以知兴替,努力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不朽精神,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魄奋勇出击、迎难而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