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子《化书》训俭字最详,书中讲道:“一人知俭,则一家足;天子知俭,则天下足。且俭非节蔷财而已也。俭于嗜欲,则德日修体日固;俭于饮食,则脾胃宽;俭于衣服,则肢体适;俭于言语,则元气藏而怨尤寡;俭于思虑,则心神宁;俭于交游,则匪类远;俭于酬酢,则岁月宽而事业修;俭于书札,则后患寡;俭于干请,则品望尊;俭于僮仆,则防闲省;俭于嬉游,则学业进。”这段文章几年前我曾诵读多遍,受益虽小,感受很深!近期体检,指标基本正常,可能是我平日在“俭”字上做了一些工夫。
老子在《道德经》上说:“我有三宝,持而得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可见“俭”字在老子心中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各地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着重培养勤俭节约习惯,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
我有幸来到这世上五十一年,细思自己,没什么优点,仅节俭这一项,可能是我所长。我在家每每洗涮饭碗时,总把剩下的饭粒放在厨房的窗台上,经常招来麻雀、白头翁等几种鸟儿来啄食,一粒剩饭,就是鸟儿一口美食。有时躲在一边偷看鸟儿吃饭场景,甚为有趣。再热的天,晚上休息,我不用空调,仅用电风扇吹吹。有时一觉醒来,满席汗水,但身体未感不适。一边大汗淋漓,一边照常能呼呼大睡。
平时在办公室,我总把用了一面的“废纸”整理在一起,用了一千多张这种废纸抄了《红楼梦》,将几千张历年积累的“废纸”装订成册给孩子做作业草稿用。并要求办公室其他人员,印发文件必须双面印,尽量将一面“废纸”再次使用。
遇到餐饮聚会时,我打包最勤,总是将剩余的菜打包给弟弟、妹妹等家庭,往往五六个打包盒的菜,足以让妹妹一家五口人吃上三五天。我自己也经常吃剩饭剩菜,但身体从来未吃出任何毛病来。
晚清重臣曾国藩,一生注重节俭,教育影响了无数人。桐城六尺巷的主人公张英,以俭字律身训子,其后代人才辈出,一家多人为进士。
高峰乡有一姓曾的富商,为贪图享受,花了近二千万元在老家盖起了豪华别墅。2019年初,别墅没有完全装璜完毕,自己却因突发心脏病离世。五十几岁的人,生活不知节俭,走后留下一片唏嘘声。
遍览左邻右舍,纵观古今人物,惟有“俭”使家兴,“奢”必致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