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舒城县纪委监委着眼于乡镇纪委“人手不够不能办案、能力不足不善办案、碍于情面不愿办案”的矛盾现状,积极创新办案措施,按照相邻就近、统一协调、分片指导的原则,将21个乡镇及1个开发区划分为六个办案协作区,在协作区内建立异地交叉办案工作新机制,有效破解了办案难、难办案的问题,大大提升了乡镇纪委查办案件工作水平。
变“分散作战”为“合力攻坚”,整合办案资源。协作区异地交叉办案制度主要是对协作区人员统一调配,对属于乡镇办理的一些重要或复杂的信访举报线索,县纪委抽调异地乡镇纪委书记组成办案组到发案乡镇直接查办案件,以县纪委名义开展调查,发案地纪委协调配合,案件统一查处、问题统一协调解决,形成了责任明确、协作有力、运转灵活、制度配套的工作机制,使一些难度较大、问题复杂的案件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查处。
变“被动应付”为“主动作为”,提高初核成案率。办案人员由异地乡镇纪检干部组成,必要时县纪委监委派员领办,有效打破了地域、部门界线,减少了人为干扰,实现了避“熟”、避“重”、避“嫌”的“三避”效果,使举报人及知情人更放心更大胆地站出来提供内情,打消了群众害怕打击报复的心理,有利于提高案件质量、增强纪律审查的公正性。协作区交叉办案制度实施以来,实行交叉办案初核问题线索9件,办结7件,转立案4件,党政纪处分4人,组织处理1人。
变“纸上谈兵”为“躬行实践”,培养了办案骨干。由联系的纪检监察室对异地办案的纪律审查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督办和指导,就如何取证、证据的完善、违纪事实的认定、处分档次的确定等办案程序、方法、技巧方面的业务进行面对面传授,相互探讨蹉商,特别是通过案中指导、以案带训,不同单位的办案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了基层纪委办案人员的能力,同时锤炼了办案队伍,培养了一批办案骨干和能手,较好解决了办案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纪检干部独立办案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确保了有案会查,查有质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