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部署要求,舒城县纪委监委机关牵头,会同22个县直单位,确定了4大类17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整治内容。全县各相关单位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认真履职,上下联动,部门协同,集中整治,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日前,县纪委监委机关会同县市场监管局、县教育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医保局等部门公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的第一批成果。分别是:
一、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点解决蔬菜、禽蛋、猪肉、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药、兽药添加禁用成分问题。通过全县专项整治联合行动,共检查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417家,出动执法人员493人次,开展农药安全使用、养殖兽药安全用药相关指导培训8场400人次,发现问题3处,责令落实整改,查处案件1起。
2.整治校园周边经营“三无食品”“五毛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加大学校周边检查力度,加强对“三无食品”“五毛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的抽检,同时教育学生不购买“三无食品”“五毛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共检查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户361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41条,责令整改23家,立案查处16家。罚款19800元。
3.严肃查处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未按地方法规要求取得登记备案,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对全县已登记备案的73 户小作坊、4154户食品销售经营者、1257户餐饮服务经营者、341户单位食堂、216家新办备案小餐饮,全面摸排食品生产经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立案查处12家,罚款15300元。
4.严肃查处收购、加工、经营病死畜禽,出售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肉类问题。全面加强全县市场冻肉的专项检查,截止目前已对4家违规经营户没收52箱冻肉制品,罚款共计12000元。
5.严肃查处生产经营“山寨食品”、商标侵权食品等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全面加强市场检查督查,联合酒类经销商和生产厂家进行打假。共查出15家商标侵权经营者,没收191瓶商标侵权食品、罚款18865元。
二、着力整治中小学存在的违规有偿补课以及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侵害群众利益与不正之风突出问题。
1.严肃查处在职教师参与违规兼职、有偿家教等违反规范办学行为问题。先后对10处涉嫌教师违规兼职、办班补课地点进行调查,对11名违规教师所在学校下达《监察建议书》,责令11名教师在全校教师会上作出深刻检查,并取消当事人2019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2.严肃查处违规校外办学问题。组织教育、公安、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城关镇、开发区等单位和部门开展了城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联合执法行动,对无证无照文化课类的培训机构进行了执法检查,对已取缔和关停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回头看”,共现场取缔9家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对26家存在安全隐患持证校外培训机构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三、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着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问题。专项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共11项83个,截止目前,已完成整改59个。具体为: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7项40个,已完成17个,其中,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3个、完成群众重信重访完成3个、完成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完成4个、完成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5个、完成县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完成禁养区内现有养殖问题;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信访件问题1个,已完成整改;生态区域违法违规建设问题1项6个,已完成整改,正在申请验收;23+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2项36个,已完成35个,其中,33家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备案和演练问题和2家企业运行记录和固体废物堆场问题已整改销号,针对23+N突出环境问题中民主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集中约谈11家涉水企业负责人。
四、严肃查处定点医疗机构骗取医疗保障基金问题。查处违规乡镇中心卫生院4家,追回医保资金4.25万元,其中:挂床住院3家,追回医保资金2.61万元;违规用药、检查、收费1家,追回医保资金1.64万元;查处冒名住院1例,追回医保资金3426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