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在我心中——从身边发展变化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 来源:舒城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派驻法院纪检监察组汪凌鸿   发布时间:2019-10-23 11:08   阅读量: 9048    ]

国庆前夕,应舒城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之约,要我就所见、所闻、所感写一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文章。我便结合工作经历,有感于农村的发展变化,写了小小说《杜鹃峰上见初心》,被录入《与祖国同发展共奋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文集》,还在县文联举办的“民生七十年,祖国共前行”征文中获奖。

《杜鹃峰上见初心》以我工作的第一站五显镇的石关村为创作原型,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李庆国上下四代人的故事,向世人展示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小说一开始,李庆国听到儿子回杜鹃峰投资,以为又是要开采石场、建木屋别墅之类的,为了杜鹃峰的绿水青山,不轻易下山的他,心急火燎地赶到村委会,当得知儿子是来建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并不遗余力推介杜鹃峰旅游项目时,不禁喜极而泣:“你做的好不好,你爷爷(修龙河口水库中牺牲)在水下看不到,我爷爷(革命烈士)可在山上盯着呢!”在场人听了无不动容。

这个故事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农村的发展变化来之不易,也反映出新时代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新需求。

千百年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是关系社会稳定家庭幸福的大事。让千千万万老年人生活安心、舒心、顺心,始终是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

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一组组数据见证了农村的民生变化!特别是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农村“养老难”问题逐步缓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2018年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农普结果显示,56.4%的乡镇有本级政府创办的敬老院。加快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我国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夕阳红”的美好景象得到精心呵护,亿万老年人正从一件件暖心实事中感受到不尽的关心关怀,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认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源自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基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真抓实干。

我们要立足平凡岗位,坚守为民初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